头条书屋

第22章 太完美了

张安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用筷子夹起一片薄薄的肉片,放入了滚烫的铜锅之中。

没过一会儿,肉片已然变色,散发出浓浓的香气。

张安世将肉片夹起,轻微晃动,让多余的汤汁沥尽,再放入早已经调制好酱料的碗里,让肉片完美裹上一层酱料之后,再送入口中。

朱元璋坐在另一个房间,此时恨不得将耳朵贴上去。

不知道张安世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说完改革两个字之后,就直接没声了。

标儿不是问你怎么改革呢吗?

你倒是给咱一次性说完了啊!

此时朱元璋的心里就像是猫抓一样。

“二哥,你快别吃了,倒是说啊!”

朱棣看着张安世还是一副卖关子的样子,也是急了,直接催促着说道。

张安世放下了筷子,开口说道:

“首先,那就从当今陛下头疼的这个相权说起吧。”

“说到皇权与相权,事实上,在以往的情况下,丞相在处理国家事务,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一人独断。甚至不怎么与皇帝商议,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蒙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或许这也就是当今陛下执意要收回相权的原因。”

“蒙元的皇帝智慧和胆识都不足,皇权孱弱从而导致丞相一人独大,当今陛下或许也有一种观点:‘委政权臣,上下蒙蔽’,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朱元璋觉得,元朝为什么会灭亡?

就是因为丞相!

这个当朝的权臣,蒙蔽皇帝又蒙蔽臣子,一人大权独揽,所以才导致国将不国。

有了元朝这样的例子在,而朱元璋又是一个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的皇帝,所以在大明朝,皇权与相权就处于天然的对立。

朱元璋不太相信丞相,而丞相又觉得你这个皇帝管的太宽…

老朱:你已有取死之道!

朱元璋的内心无比震惊!

怎么…张安世这小子连这个都能猜到?

难道他真的有这般看透人心的能力?

废除丞相这件事情,在朱元璋的心里的确存在了许久,而且也正如张安世所说的这样,元朝的那些皇帝和丞相之间的事情,他看的不少。

所以才决定要废除丞相,独掌大权。

“设立内阁,这是重中之重!将相权分割开来,这样一来,就不会有皇权与相权之争,并且内阁的权力是完全来自于皇权,自然也会依附于皇权。”

“内阁之中,分为首辅,次辅等,共六人!”

“内阁大臣,可有票拟权,凡朝廷重要文书,由内阁拟定批答文字,以墨笔写于票签上,送请皇帝批准。”

票拟,也被叫做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

能够帮助皇帝分担处理政务的压力,皇帝本人需要做的就只是看阁臣的批注来决定是或者否,如果有疑问,甚至可以当面问作出批注的阁臣。

“不过,要注意一点,批注权必须由皇帝本人来掌控,而不能够被宦官所代替。”

明朝的内阁在建立之后,一直绕不开的一环就是宦官。

虽然内阁能够处理国家政务,在一定程度上哪怕皇帝平庸一点,也能够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宦官的出现,则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皇帝的决策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头条书屋【toutiao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的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唐小说家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在异世界召唤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谍战风云录:大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天宗修行记事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继兄不善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乱世种田日常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明风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HP)Forgive带着美女闯三国金玉满唐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最狂上门女婿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海无名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在水浒做奸商朕,剩者为王我家娘子太体贴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春枝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