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书屋

11. 宫中多烦事,出发感业寺

头条书屋【toutiao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武周]从媚娘到武曌》最新章节。

“陛下看上一个尼姑”对于朝堂众臣和长安百姓来说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闲谈,但是对于后宫女人来说却是个惹人心烦的消息。

王皇后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正接见母亲柳氏。两人的脸色都瞬间阴沉了下去。

王皇后重重地将茶杯放回桌子上,沉声叱道,“陛下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这本是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是皇后,也是后宫妃嫔,就算不是当着皇上的面,也不该直接说出这样批评皇上的话。然而,王皇后的母亲听见女儿这样说,只是点了点头,叹气附和。

王皇后与其母之所以如此嚣张,大概可以归结成三点依仗。

一是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当时有句颇为震撼的谚语,“宁娶五姓女,不入君王家”。《隋唐嘉话》中记载,高宗李治的宰相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就是这样堂而皇之地拉踩皇室,就是这样将娶五姓女和中进士、修国史并列在一起,可见当时士族权势之大,名望之高。这五姓分别是“崔、卢、李、郑、王”

,王便是太原王氏。

二是王氏是唐朝皇帝的姻亲,同属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也就是当初和李渊、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军事势力。王皇后的叔祖母还是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也是同安公主将王氏引荐给太宗,使她成为当时还是晋王的李治的王妃。

三是王皇后是太宗非常满意,亲自指定的儿媳。太宗临死前还对褚遂良等重臣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就是说,太宗死前托孤都不忘带上这个让他满意的儿媳。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士族本来就是初唐皇帝们既拉拢又打击的对象,王皇后还总是带着士族的高傲,连她的母亲和舅舅进宫见到李治都很少行礼。再加上,李治对不受太宗喜爱的武媚娘一见钟情,可见他和他爹的理想型迥然不同。他爹满意的王皇后自然是不合他的品味。所以,李治对王皇后虽说不上厌恶,起码是不那么喜欢的。

就当时,李治想着好久没见皇后了,又听说她母亲来了,于是来皇后宫里想要展示恩重。谁知道一进来,皇后和柳氏就拉着长脸,一副欠她们几百两金子的样子。

李治本来上了好几个时辰的班,很是疲惫了,见这母女俩的样子,心里多了烦闷。不过他性子优柔,还是温和地询问,“何事惹皇后不喜啊?”

王皇后郑重地起身行礼,严肃地开口,“臣妾听闻宫中内外传言陛下与一尼姑有染,请陛下注意言行,勿为失礼之事。“

李治只觉心累,本来上了一天班就烦,回宫了不仅看不见个笑模样,还被劈头盖脸地说了一顿。虽然他母后长孙皇后也经常劝谏他父皇,但是母后都是曲谏,每回父皇听了不是哈哈大笑。哪有王皇后这样的啊,还当着她母亲的面。那个柳氏还一副她女儿做得对的样子。这母女俩还知不知道他是皇帝?还是认为,就算是皇帝也奈何不了她们吗?

就算再是好脾气,李治也不想和王皇后多说什么了。他摆摆手,示意王皇后起身,“朕知道了。不打扰你和你母亲相聚了,朕先走了。”

说罢,他便起身离开。本来他还想和王皇后吃顿饭的,现在直接气饱了。

王皇后看着李治离开,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只觉得自己直言进谏,士族风范,很是贤德。

她有些怨念地看着李治的背影,和母亲柳氏抱怨,“他估计又去萧氏那里了。”

随即,她又带着不屑和高傲地表示,“那萧氏一副狐媚相,只是曲意奉承。兰陵萧氏竟是如此模样。”

她母亲柳氏则是担忧,“萧氏得宠,又有子嗣,恐成娘娘的大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头条书屋】地址:toutiao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谬接瑶华枝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穿时空的女将军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哇!女总裁是皇帝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诱梦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三魂七魄归位这个修仙过于日常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穿越三国:姐妹同心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姝宠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寻找轮回的你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表妹不欲攀高枝离人终成相思意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折红鸾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