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书屋

第3章、皇帝好选,功劳难分

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头条书屋toutiao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殿中再度沉寂下来,静等帘后那人回应。

要是留了遗诏还好,太后、皇后、群臣就都有了名义去“劝谏”。

这事数年前群臣干过,但那时皇帝的身体还很好,又只有二十多岁,劝他先过继一个孩子被挡回来了。

病重之后,张太后和夏皇后倒是主动再度提起这些事,这回却是被阁臣们劝谏住了。

因为仓促过继孩子,朝局更加不稳,以后必定是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太后监国、阁臣辅政。

哪边对另一方都不放心,还得提防献出幼子的亲王一脉。

“兴献王之子……”张太后终于开口了,语气有点犹豫,“记得是名叫厚熜的,今年十五了,但其母妃蒋氏尚在……”

“太后。”

杨廷和继续说了,“宪庙一脉,益王仍在,有四子;衡王荣王,皆有六子。宁王谋逆犹在眼前,太后忘了吗?兴献王只有一子,且伦序在前。”

帘后又没了声音。

宪宗朱见深一脉十四子,现在仍在而且有子嗣的,就只有这些了。

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兴献王排行老四,仅次于排行老三的明孝宗朱佑樘。

而六王、七王、十三王,个个都不像兴献王如今只一脉单传。

张太后愿意叔叔继位侄子,此后做个皇嫂?

还是说,选择亲生父亲仍在、兄弟众多的新君?

朱佑樘可是一代佳话,后宫中只有皇后一个女人,一生一心一意。

现在倒好,绝了血脉。

这帝位,盯着的人何其多?宁王谋反,不就是因为正德皇帝没儿子,朝中大臣很多都心思不定吗?

帘后,明白杨廷和意思的张太后哭出声来,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太后,皇后,兴献王一脉谱系单纯,实乃上上之选。”

杨廷和眼见如此,语气更加诚恳起来:“《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规定,谁都不能忽视!兴献王之子是宪宗之孙,是孝宗亲弟之子,是大行皇帝血脉最近的堂弟!若立兴献王之子,其他诸王也无从指摘!世子年已十五,太后与吾等阁臣选立他,也不致有扶立幼君、揽政擅权之嫌。”

《皇明祖训》又搬出来了,魏彬小心地看了看帘后模糊的人影。

内阁这是以身则,彻底挡住张太后垂帘的路啊!

揽政擅权都说出来了。

但魏彬听杨廷和这么一说,也确实觉得兴献王之子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真的绕开了兴献王一脉,那么太后和满朝文武就都要背個乱臣贼子的名声。

“……若如此,该以何名分继嗣大统?”

张太后终于哽咽着开口问了关键问题,也强调了继嗣二字。

“当然是尊太后为母,以弟继兄,方才合乎礼制、万无一失。”

“这样啊……那孩子品性如何?”

张太后的音色顿时亮了几分,关心起别的细节。

杨廷和成竹在胸地说道:“世子人品端重,仁孝异常,晨昏定省,无有或缺。兴献王薨,世子泣至晕厥。守孝一年又九月,礼数周全。终日潜学经典,不耽嬉乐,实乃嗣君不二之选。”

魏彬等人心中古怪。

在杨廷和口中,这个兴献王世子似乎是正德皇帝的反面。

世子孝顺,正德皇帝却是亲妈都管不住。

一个总被说贪玩、胡闹,而这个世子则端重又能自制,喜欢看书又懂礼数。

“……可有议过世子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谍海无名大宋小农民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倒拔三国我在异世界召唤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清末土司王明末:边军不退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朕,乃万岁!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臭县令朕怀孕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继兄不善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HP)Forgive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家娘子太体贴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春枝缠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朕,剩者为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最狂上门女婿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