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书屋

第290章 变革之争

天才一秒记住【头条书屋】地址:toutiaoshuwu.com

吴奎率先发言,点出大汉变革的最大隐患——错过战机!

如今大汉已拥有先秦之态势,甚至更为强盛,坐拥荆州半壁江山。

潼关为屏障,巴蜀为粮仓,可谓天赐崛起之良机。

而此刻,大汉的对手正内乱不断,在这种局势下,刘禅竟推行变革而非直接挥师统一全国,简直是荒谬!

尽管吴奎言辞委婉,其意却再明显不过。

他的话语引发了共鸣,周围的人仿佛都被吴奎那激情澎湃的演说所打动。

对面的法邈则不慌不忙,待四周喧嚣渐息,才缓步上前。

他没有激情四溢,与他父亲不同,法邈语速平缓,却字字入心:

“吴兄所言确是实情,法某深表赞同。只是,既然吴兄提出出兵潼关,南下宛城,围攻洛阳以实现一统宏图,小子有一疑问,希望请教!”

”呵,古老的法邈在战场的岁月里磨砺如老鹰,我不敢在你的智谋前虚张声势,还请法邈兄弟手下留情,给予指点!”

”吴兄太谦虚了!”法邈朗声一笑,笑容褪去,脸庞转瞬严肃起来。

”我们皆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吴兄是将门之后,对军事必定有所洞悉吧?”

”哈哈,我并非才子,昔日曾在父亲麾下担任小校,冲锋陷阵,斩敌立功,更处理过繁杂后勤,对于大军出征的粮草消耗,略知一二!”

吴奎的自信溢于言表,仿佛胸中藏有整个战略图,他毫不犹豫地继续谈论下去。

”每位士兵驻守时,每月需粮草约三石三升,一旦开战,需额外预备同等量的粮草以供调动!

同时,沿途动员百姓运输,往返所需又需三石,总计九石六升。

这只是单兵一个月的需求,以万人大军出征,备足三个月粮草,需二十九万石。

两路并进,数量再翻倍。

兵马越多,粮草储备相应增加!”

显而易见,吴奎确实在军旅中有过深厚的历练,他的数字并非空穴来风。

一名士兵的食量确实有限,但大军征战需动员三倍农夫,农夫的口粮同样计入军队的粮草开支。

出发时满载前行,消耗与士兵相近。

回程时,农夫劳作较少,加之能够忍受饥饿,故消耗减少,这一计算让法邈频频点头。

吴奎说完,看着四周满脸震惊的民众,接着解释道:

”如今我大汉的粮草储备充足,仅长安一地便存有三十万石,荆州的储备也不逊于长安。

两地的储备足以支撑大军的需求,此刻无需忧虑粮草问题!”

显然,吴奎为此付出了辛勤努力,长安和荆州的粮草确有储备,渭南大营尚有十万石库存。

这些都是为大战做准备的。

然而,法邈对此仍摇头不语。

他认同吴奎的观点,却又提出了反问:

”既然吴兄对军事如此通透,必然也清楚这些粮草需要多少田土才能供应得来!”

法邈的问题不再关乎军事,而是触及政治。

亩产多少,关系国计民生,尽管吴奎曾受诸葛亮赏识,但他这些年依然在军中踏实服役。

他对农田之事确实一无所知,坦率地告诉所有人:

他不知道

法邈并未轻蔑地笑出声,其他人也保持沉默,民众们此刻已深陷神秘的遐想,急切地期待法邈接下来的话语。

“据《魔界纪·灵河卷》记载,凡受魔法郑国渠滋润的田野,每亩产粮一钟,换算今日产量,约为三石八斗四升。但在我们伟大灵帝及其后的年代,实际多算为三石粟的丰盈,这是被普遍接受的事实。

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仅是北方的计算,我巴蜀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世界的粮仓,这样的数字并不精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书屋toutiao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在异世界召唤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HP)Forgive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在水浒做奸商谍战风云录:大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玄天宗修行记事大宋小农民明末:边军不退继兄不善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谍海无名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朕,乃万岁!金玉满唐清末土司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臭县令朕怀孕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唐小说家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明风流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朕,剩者为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带着美女闯三国最狂上门女婿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春枝缠倒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