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日子定在这个温暖的春季,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被安排了任务,南栀与几位教授负责茶水点心供应。
在开学的前的某一日,校内所有人都被叫去了礼堂,说是校长有话要讲。
南栀还不知道安南大学的校长是谁,一时有些好奇,等见到校长时,却转瞬变为了惊奇。
安南大学的校长竟就是那一日的圆脸先生!
他还是穿着那一身长衫,背着手,不急不缓地走到台子上,先对众人笑了笑。
“鄙人张泊如要先对诸位道一声谢,安南大学能够建成,多亏了大家的帮助。”
他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开春时安南大学举行了入学考试,共录取学子两千一百五十六人,其中,有二十四人不能入学。”
所有人都抬头认真听,听到“不能入学”几个字时,皆有所困惑。
张泊如先生停了片刻才接着往下说。
“这二十四名学生千辛万苦到了安南通过入学考试,本该成为安南大学的一份子,可他们的生命已经停止。”
众人惊哗。
他的声音开始哽咽:“柳予在返家途中被日军杀害,严卿舒病死在途中,孙商南等五人坐船中途落水而亡,叶冲之死于空袭……”
他终于说不下去,伏在桌面痛哭出声。
十七八岁的孩子,肯定用尽了办法才到达安南考试。北方被日军占领,那些北方孩子必须要逃过敌人的炮火,坐船到东南亚,再由陆路重新进入中国,从而到达安南,这个过程之中,不知又要折损多少青年人。
而这二十四名学子,在经历颠簸困苦之后终于迎来曙光,曙光还未至,他们却如流星一般远去。
想来泪下沾衣裳。
南栀眨了下眼,将眼泪憋回去。
张泊如将情绪平复好,接着将二十四人的名字念完,他低着头以示哀悼,所有人都将头垂下,整个大礼堂一片安静。
“中国若要站起,须使教育强,使我中国少年强。安南大学之办学宗旨只为教育,愿诸位能尽心竭力,使我中国少年屹立于世界之林。”
这是张泊如最后说的一段话,话毕,他又深深鞠了一躬。底下众人也都对他弯腰鞠躬。
这一哭两鞠躬,让南栀明白何以为先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开学前一日,南栀重新来到了大礼堂,她与几名年轻人来将姓名条贴在桌子上。
有一人说,这些姓名条上的姓名与编号都是张泊如先生亲自用毛笔所写,写了近一个月。于是张贴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几个人分工合作,南栀被分到最后几排。
她弯着腰贴,每次贴之前,都要将名字认真看一遍。
又拿起一个纸条,她低头细看,一时停下动作。
这张纸条上写的是“1856严卿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