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书屋

第7章 外公其人

和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头条书屋toutiao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外公是江苏人,他初来上海时,还是个半大孩子。

跌跌撞撞,老乡托老乡,最后进了一家钟表铺当学徒。学徒其实就是免费的家佣。给师娘干了几年活后,他二十出头,终于能在师傅身旁打下手。

后来,见师傅实在捂手艺捂得紧,他偶然见一家报馆招聘机修师,斗胆报了名,运气加持,他竟然被录取了。

是家英文报馆。

报馆里的机修师比钟表铺里的师傅大度得多。外公愿意学,机修师离职前,就尽其所能地教。

耳濡目染,外公能用英语跟报馆里的人简单交流,只是不能阅读。所以朱盛庸读英文报给他听,正是投其所好。就算听不太懂,也能让他想起在报馆工作时的时光。

朱盛庸虽然是外公的外孙,然而外公本人并没有亲孙。舅舅们不仅在外地,养的也都是女儿。而外公因为在英文报馆工作很多年,深受欧美文化影响,知道对欧美人来说,亲孙和外孙,是同一个称呼。

在英文报馆工作几年后,攒下一笔钱。后来逢上报馆撤馆,外公就辞了职,用存款开了家小杂货商店。

在开杂货商店的日子里,他发现当时的线卷锭对寻常主妇来说,实在太大。要是能把大的线卷锭分装成小的,就会受欢迎得多。他开始手动分装,销路很好,供不应求。

后来他发动家里的孩子们一起分装。可效率还是太低。

最后,外公凭借他在报社积累的机械知识、他的聪慧和坚持不懈,竟然发明了简易有效的分装机器!

靠着分装线卷锭,外公的杂货铺在上海立住了脚。每次赚到的钱,外公都仔细地存着,最终利滚利,攒下很大一笔。

外公在四十几岁时,用这笔钱建立了一个纱线厂。一开始规模很小,慢慢增大投资,变成了有几十个工人的真正的工厂。

如果只是有经商头脑,朱盛庸还不至于如此敬重外公。

外公来上海后,稍稍经济宽裕之后,就开始接济江苏老家的亲人。到后来,他几乎是靠一己之力,养活了江苏老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人,帮他们走过吃穿困难的年代。以至于,江苏老家的人,从老到小,几乎各个将外公当恩人看待。

后来江苏经济发展起来,老家的人来上海,都会专门给外公捎故乡的特产。他们对待外公的态度之恭敬,让朱盛庸看了热血沸腾。他无数次在少年时期,幻想外公其实是金盆洗手、隐匿江湖的武林盟主。

外公对故乡的亲人舍得,对自己和小家,却极尽苛刻。外公的衣服鞋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们也穿得像赤贫的无产阶级。

外婆离世后,没有人给他缝补衣物,他就自己颤抖着手补。外公的很多袜子,根本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什么材质的。

也许是外公对自己小家太苛刻了,以至于他的孩子们,除了小姨妈,都不恋家。大姨妈甚至剑走极端,疯狂迷恋华丽的服装。就业后好多年里,会倾数将自己的工资全买成衣服鞋帽。

一生勤俭,一生努力,一生奋斗不息的外公,还没有用过抽水马桶,还没有住过高楼,难道就止步于此了吗?

朱盛庸替外公感到不甘。

他靠墙而立,目光一刻不离地盯着写有“抢救”的隔离门。

比起庸庸碌碌的父辈,外公少小离家并在大上海闯下一席之地的人生传奇,才是朱盛庸向往的人生目标。外公一定要挺过这个关头,亲眼看到他在异国他乡也闯出一片天地才好!

正浮想联翩,突然劈头挨了一巴掌。

朱盛庸愕然回头,看到悻悻然的爸爸。爸爸压低声音:“小赤佬!站都站不来?磨来擦去,好好的衣服都被你磨坏了!”

朱盛庸头一低,乖顺地离开墙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编外的特工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踏准风口成巨富重生做股神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穿的每个世界主角都有病怎么办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七零不做冤大头,下乡赶山娶村花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在民族资产的路上神级傻婿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开局抢天赋?我刨你家祖坟降龙传修真大能在校园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最强渔夫:海岛奶爸我比神明还老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被迫与校草做情侣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臭弟弟,下山来祸害你师姐啊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绝世神龙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妻子不愿意给我生孩子却给情人生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凡人的平凡一生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全球资本家:从大学开始当首富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NPC救命我只想躺平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